几乎已经接近现有材料的天花板了,再加上后期繁复高超的热处理工艺,就钢材本身而言已经是无可挑剔,价值不菲了。
下来是刀的设计和打磨,以及最关键的一步:淬火。
根据事先反复测试好的大小和形状,赵山河在其中一条锻轧好的钢带上,用记号笔勾勒出轮廓。
“唉,真麻烦,等数控机床回来后,把所有的数据直接输到电脑里,机床自己就可以排版切割了,哪用的着像现在这样,还是手动挡?“心里感慨着。
费了一上午的牛劲,才仅仅把一条钢带上的图型切出来!下来就是水磨功夫了。
根据刀具本身的用途不同,使用场景不同,刀具需要呈现出不同的质感,有的需要化学试剂酸浸处理,有的需要喷涂舾装,有的需要通体光亮,如镜面般光洁,有的则需要表面呈现坑凹或呈鱼鳞状......
至于最后的精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开刃“则更讲究,控制难度也更大,刀锋与刀背的夹角需要反复地测量、不断打磨以达最佳,如果是几何形刀身,棱角之间的过渡线都要不差分毫!
时间就在赵山河的精益求精中很快过去了,直到清明节前的一天上午,人们终于看到了赵山河从那间专门为他打造的小黑屋里走了出来!
面目平静却神光内敛!
用仪器检测完,这批刀的普遍硬度在63~67之间,个别几把刀甚至可以达到68~69之间。已经可以算是奢侈品中的精品了!接近完美!
这种刀从选材到制作工艺、制作流程一律精益求精,而由高科技和创新工艺所带来的代差级碾压,则在当下几乎做到了行业的天花板。拿这样的刀去参展,完全可以作为行业标杆了,这对自己今后企业的军工品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