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当然,斩首祭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鼓舞士气。也就是起到杀一儆百之效果。
宁致远分析到这里,好像自己根本就没有反抗的必要了,也没有反抗的实力。
可是,他又心有不甘,此刻的他,只能从自己一直在看的红色报纸上寻找精神力量。
他想到了毛**的长征,那么的豪言壮语。《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的路程,虽然面临着无数艰难险阻,但是,毛**从来都没有悲观过,相反,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我们不由自主的要去看长征时面临的境地,如果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状况比当时他老人家不得不进行长征时面临的状况还要好,那我们有什么资格放弃抵抗呢?
当时他老人家面临的状况是这样的,他写道:“同志们,你们看,差不多一年半以来,中国的三支主力红军都在作阵地的大转移。从去年八月任强时同志等率领第六军团向贺龙同志的地方开始转移起,接着就是十月开始的我们的转移。今年三月,川陕边区的红军也开始转移。
这三支红军,都放弃了原有阵地,转移到新地区去。这个大转移,使得旧区域变为游击区。在转移中,红军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们拿着整个局面申的这一方面来看,敌人是得到了暂时的部分的胜利,我们是遭遇了暂时的部分的失败。
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以为是对的,因为这是事实。
但是有人说(例如张国焘)中央红军失败了。这话对不对呢?不对。因为这不是事实。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