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这样的设计相当契合大统制联邦国防军的需求,因为假想敌之一就是南亚次大陆费不拉堪的英印军。
除此之外,陆军还有两种现役坦克。
其一是快速骑兵坦克,这个是受到伊凡罗斯军队同类坦克的刺激以后的效仿产物,全部装备北方部队,俨然是想与伊凡罗斯装甲部队在西伯利亚荒原上来一场机械化骑兵对决。
其二是水陆两栖坦克,由于南方水网密布,而且假想敌是英印军,海外作战避免不了登陆作战的需求,所以便研制了两栖坦克,主要装备海军陆战队。
商克认为它们都是同时代一流产物,做工精良。试驾时,离合器挂档之丝滑让人难以置信,体验非常棒。
然而,这些战间期的产物不可能满足世界大战严酷的甲弹对抗需求。
商克深知这一点。
他罗列了一些关键的技战术指标,建议开发一种空重二十多吨、装备中口径坦克炮、扭杆悬挂、倾斜装甲、大直径炮塔座圈的中型坦克。
无论如何,这玩意的升级潜力是足够的,充当中流砥柱从大战初期一直打到尾声是没问题的。
作为穿越者,发挥先见之明的作用是最基本的了。
谁敢保证大统制联邦会不会在设计下一代坦克的时候,因为时代局限性而有所疏忽?
经典之作IV号坦克,早期的A型只有17吨,之后不断改进,可IV号坦克的底盘即使被压榨到极限也只能勉强增重到25吨,留下了脸脆的缺憾——炮塔正面一直只有50毫米厚度。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