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也没有形成什么有规模的抗议。
\n
虽说,真有人组织抗议,惹出什么麻烦,姜玉也不会手软就是了……
\n
接下来几日,众多属官忙着准备招商会的时候,姜玉在努力出题。
\n
筛选氏族进入各部工作,是封地发展必要的一步,毕竟庶民从识字到得用还要很久时间。
\n
但是,姜玉对于这些进入昌黎政务部门的氏族官员们,也是极为挑剔的,她需要尽量筛选出一些听人话、听政令的人。
\n
具体为官方面的考核,姜玉交给了王宣他们,她出的题目,类似以前各众多内考生上课出的例题,所以速度很快。
\n
这份考题出完就躺在姜玉的储物灵具中,完全没有泄题的可能,不禁让很多想要探查考试题目的氏族急得抓耳挠腮。
\n
知道神州氏族的整体素质,姜玉出的题,并没有过于理想化的内容,就是简单的筛选出一些能看出她治下倾向、或者没有那么跋扈蛮横听不懂政令的正常人而已。
\n
一天解决了关于氏族选拔人才的试题后,姜玉又趁机列出了不少关于科举的内容。
\n
因庶民大多不识字,科举制度就算施展了,选拔出的也基本都是氏族中人,不过姜玉决定在开设科举时,顺势开办学校,等庶民中第一批识字的人出现后,科举制度就能正常展开了。
\n
甚至,一开始开通科举制,姜玉也允许一些罪臣、仆从、武修等等,参加此大考。
\n
这些内容,皆需慢慢推行。
\n
列下这个计划书之后,姜玉将自己又厚了许多的手书,收进了储物灵具之中。
\n
她要去参与这一次的招商会了。
\n
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