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一月过去,裴浚再次召集内阁,说道,
\n
“朕还要继续访仙求道。”
\n
这次阁老们可不信了,你看我我看你,心想,这一回又该谁倒霉了?
\n
凤宁这厢与裴浚作别后,先去了一趟居延城,来到康家堡在居延城的据点,着人将商贸会的消息放出,招来不少蒙兀行商答疑,约定九月前往乌城。
\n
回到乌城正值学堂开学,又马不停蹄投入授课中。
\n
商贸会的事提上日程,该怎么筹办,是个如何章程,乌城县令没经手过此事,是一头雾水,他将乌先生请过去,乌先生又捎带上凤宁。
\n
几班人马聚在县衙议事,论到章程手续,可就是凤宁的长项。
\n
谁叫她在御前当过差呢,又是在场唯一参与过京都商贸会的人,于是她鼓起勇气将活揽下来。
\n
“章程我来拟。”
\n
就这样乌先生主外,负责联络各国使臣与行商,凤宁主内,将整个商贸会的典章制度,流程人手一一确认,在哪儿搭台,定几班人手,共派多少活计,条清缕析捋清楚。
\n
朝县令见凤宁见过世面,行事极有章法,连司礼监可能审批卡在何处都了如指掌,就差没把她当佛供起来,
\n
“少公子,您怎么精通我们大晋政务流程?”
\n
凤宁神秘地笑了笑,“我曾在京都当过差,您信吗?”
\n
“信,不信也得信呀,若非在京都当过差,岂能写出这么规整的章程来。”
\n
每一个细节都考量到了,连乌城积年老吏也挑不出半点错。
\n
朝县令如获至宝,着人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