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定是会有的,只是居然发展到让先生也特意点出来,也是让他意外。他知道先生同样也是过目难忘的,虽然不是不忘,但大体的印象可要比普通人高出太多,他既然这么说,这周边的变化一定很大,从字面上的灯光上来说似乎很直观,也很能说明问题。为什么有光?自然是有人来往,野外无人光顾之地自然不需要;又为什么会这么亮?显然是来往的人会很多,除了照明外,还可以防止意外,另外更有一层吸引更多人前来的心思;至于问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来?那这个问题问出就是讨打了。人们来这里甚至路过这里的缘由一定是很多很多,有求学的,有务工的,有探亲的,有访友的,有寻物的,有啥也不为,就纯粹过来旅游观看、寻盛探幽的等待,不一而足。人来得多了之后自然就会有各种需求,于是各种商机应运而生,又因此聚拢来这大大小小的商家、店铺,而这又影响着更多的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此,如此循环反复,相得益彰。
回到旅馆房间的时候,已经过了晚上九时,却是快到歇息的时间了,左右也没什么事,亨亚日在案头坐下,葛、谢二人倒是喝了回子茶,就各自做着自己常做之事,打坐和躺下发愣。亨亚日想着昨日并没有机会写日志,想今天把昨日的日志给补上,就先想了想昨天和今天发生的事,才好下笔。昨日主要是读书和坐车,今日同样如此,只是中间的收获却又有差异,昨日的单纯、刻板,今日就发生了些变化,虽未脱离基调,但生动了一下,色彩也更复杂多变一下,虽主色调并未发生变化。于是亨亚日也按当时的心绪把昨日的给补写一回,后面还把补写的情由顺带书上,在开始今日笔记的时候,揣摩了一回自己心思变化的场景就在晚间晚餐之时,而胡乱想的东西也一直萦绕在心头。今日的笔记却不好按照昨天的那个轨迹来写,于是亨亚日就用了倒序的方式,从晚餐所遇之事以及自己所想之事往后续写,又写得白天时看和那国教科书时自己心内的体会,这其实在第一次看和那国教科书时已经有所提及,这回提的是自己发散来所想之事。来来回回的也写了将近一个小时,看看时间已是夜间十点,索性也不看书了,直接在铺就的床上就睡下了。
少年人原本觉多,只在家中的时候,日常行礼问安和稍大后的求学,亨亚日一直也没有机会养成睡懒觉的习惯,到点就自然醒了,醒了之后也就起了;二则跟着先生出门在外求学,懒觉是个很不好的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