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培育出来的花卉,温室里模糊了四季的概念,该热的时候不会太热,该冷的时候又不会太凉,导致人们可能不知道季节更替的真实面貌和意义,但一旦那温室被打开,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打开,当它真正面对这自然界的风霜严寒之时,往往是它整体枯萎凋零的那刻。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人类给自己创造出的温室基础之上的,而当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例如天灾之类的打开这个温室之时,人类或将会无所适从。这或许只是短暂的暴露,人们能很快修复,而一旦出现人祸,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温室之时,会不会就是人类自身灭绝的那一刻呢?”
“你这个问题想的很好,问的也很好,事物的两面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用这个观点看,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并不见得所有的都是好的、有利的东西,也总是会有它不好、灰暗的一面相伴相生。如同这大灾之后的大疫一般,只是积极的、有利的一面带给人们可见的现实收益太大,人们喜欢它,欢迎它,从而掩盖了它不好、灰暗的一面,这并不是说那一面就当真不存在了。极大多数人喜欢那好的一面,放大那好的一面,也从不去思考它原来还有不好的、不利的一面,这也和世上的教育体系有关,过于功利。这个功利不仅仅是说物质利益,那些好名者的所作所为看似大义凛然,其实也都是自私作祟。史书上记载的虽不见得真,但这样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更有那著书者又带乱节奏,想当那意见领袖,夹杂了太多的私货。好的都好,十全十美,让最广大的人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能力,甚至是分别能力。赢者通吃,喜欢大一统,不喜异见者,也不管这异见者所发表的意思如何,意见讲的是否在理,是否应该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引起足够的警惕。只要是碍眼的东西,统统撂倒,社会如此,学术如此,做人亦如此,这正是一个社会让人悲哀的地方。”
“早先我在江门町时说过不虚此行,在这里我还要说一遍。你能有这一想,这一问,就足矣。江门町的收获是我们大家的,这里的收获却是你自己独占了。”
亨亚日被先生的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前面听得正带劲,后面这么一说,意思却来了个转向,继而醒悟了先生的意思。却原来是先生在打趣自己,那些东西先生他们不是不晓,只是从来不会这样去表达。不过这收获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至少自己知道了思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