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午后五时多,货船抵达了真津港,三人谢过船主,付了船资后,就下船登陆。也只有在脚踏实地后,亨亚日心里才明显感觉舒坦了很多,这才有心思观看这码头周围的情况。这里和对岸码头的情形相差不多,都是只有简简单单的靠泊码头,甚至连真正意义上的港务站点都没有,或许是没有专门的航道,停靠不了大船,也就没有什么夜行或是需要领航的船只入港,于是就连这些简单的设施都节省了下来。三人出现在这码头,也没有人理会,入港、出港的船只除了船主的亲友外,看来也没什么其他人关心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真津市说是市,其实并不大,市区就是勾连着码头那条马路向两侧发展而形成的村镇模样的集市,市面上对外营业的店铺很少,旅馆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在和路人打听过后,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前,三人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似民居更多过旅馆的旅馆。居住条件很一般,不过三人也无法计较的更多,这旅馆的形式和江门町的井边家差不多,也是自己居家之余,用多出的房屋来作对外营业之用。只是过往的旅客并不多,他们的生意是也很一般,加之往来者往往都是些售卖生活必需品的小商人,来来往往的也总是那些人,久而久之就都变成了熟面孔。近些年来,往来之人才渐渐多了些,不过只是和往日相比罢了,日常也是了了。到现在为止,还撑不起当地居家旅馆的人来依此为生,好在他们也不以此为主业,往往都保留有祖辈传下来的其它行当,生计都还能维持。
行路难,难就难在有归期,归期一定,时间就变得紧张起来,一路行来,虽然不致遇河搭桥、逢山开路的,但每每起早贪黑的步行一日也才六七十里的脚程,运气不错之时虽还可以搭上顺道的牛车、马车的。然地形多变,好多地方并没有像样的道路,再偶有为了找寻歇息之所而绕行的让步,这四百里海岛穿行,即便风雨兼程、起早贪黑的,三人也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才得到距离离高最近处的萨米港。这次的穿行也让亨亚日见识到偏离了本岛后的和那国封闭落后的一隅,生民之艰看起来和国内不少的地方相差有限,而半天的火车车程竟然用了五天的起早贪黑之久,神疲力乏,可见一斑。岛上可耕种的地方并不多,但又有着源自于大海的厚赠,两相结合起来,终是给这一方的天地带来足够多的食物。人们的生活基本上尚能维持,但和早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