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劲儿的,满脸的奇怪。欣喜劲儿过后,就来细观匕柄的局部,这匕却是没有额部的,柄部也稍嫌纤细,没额部,手握之后,根处膈手,铭文也稍稍有些磨手。握柄还是显得稍短,我们握上后,柄部虽有一些露出,但感觉还差些意思,倘若更长一点应该会更好,只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古人的身材没有我们现如今的人高大些的原因,所以手自然就会显得稍微小一些,不过严格说来,这应该也都算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怀揣利刃,杀心自起,那时还没发展到这种异型件有鞘的时候,不要鞘,自然出手会更方便,只需要揣在怀里就好,随时抽出,暴起伤人。刀剑的保养方式,杨彦之是懂的,他教了我们一些常识,也教了些除锈涂油的注意事宜,就是不好伤着物件本身。这许多年过去,这匕或许材质也会有一定变化,使用中,刃部应该也有损伤,好在以前看来也多是在那屠户手中持有,油腻处反而是一种保护,能防锈,磨损消耗也小。当然了,这也是我们自以为的那把匕,至于经不经得起外人甚至是专家的考验,就不得而知了,而且自己也不准备宣扬,所以只把当是个好物件收起,需要时,也算是件可以防身的实用物件。”
“逢此喜事,不可不贺。事前没这方面的计划,在家中劳烦东伯他们,估计又要好一番张罗,我也有些过意不去,再说也还没怎么正经请杨彦之去外面吃过饭呢。我请客吃饭,杨彦之同贺,看着下午时间还算早,我们回屋后,交代一下出门去了。还是接上丸子,问清了杨彦之的喜好,去了一家成菜馆,这家也是号称全余斛地界正宗第一,以麻辣鲜香著称。曾和丸子、明宇一起去试过,他们也都说好吃,也算对我胃口,这次却是再来。店家的生意果然不错,听说话口音,客人还是他们家乡人居多,甚至还有不少是当兵的。和丸子说是要感谢杨彦之帮了好大的忙,鞍前马后的,不胜感激。丸子自然和我一条心,又在岳父处讨了不少的便宜,所以她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她也说自从安家到现在,一直也有耐于各路好友,尤其是杨彦之这样,尽心竭力的帮忙,感激处自不待多言。杨彦之只谦虚受礼,也不居功,他在和我们的交往中,也是从他处得了不少的便宜,这来来回回的,当然也算不得亏。只是我们自己得人便宜,感激之处当然是要有,要都算计那么清楚,这世上尽多无情人。一场欢聚,宾客尽兴,宴罢散了,各回各家。”
“随后的几天里,趁着工作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