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去起源地走走会更有利一些。在这中间,岳父偶有来过,每次过来家里的时候,总也有意无意的去看一看那学生。樱桃光智就不用说了,只此两家亲戚,日常间也少不了各种联系,尤其逢年过节的,更是要邀他们共度佳节的。丸子的侄子们也多次趁假期来访亲,他们国语水平进步的一次比一次大,看来即使在和那国,也另外有人教授他们语言的,这自然也是早就想到过的事情。那学生和他们的交流中也尝试着学习了一些和那语,后来也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问他是否愿意学习和那语时,他也点头很快。当然,我也不吝教导,他的和那语水平也日涨,对和那国好似也有不少的兴趣。当然了,收入水平又随着丸子上工,显著好太多了,积蓄又日多。想着早晚要回太白峰祭奠母亲的,这些年又陆陆续续地买了些香炉和鼎这些祭祀用品,那道像也是那些年陆续买的,还有一些是杨彦之他们送的,都不是那么有来头的东西。他们知道我收的多是一些道家的东西,遇到时也肯替我出份力,货真价实,造型如意,价格实惠就买了,却没讲究其它那些个年份、出处之类的。再说道像比之佛像要更少一些,信仰之人也少的可怜,所以愿意收藏的人家真不太多,好多东西都便宜了我,多还是成套的。只这类东西真的很少,在余斛的那些年也才收集了那几样,香炉这些佛道两家还是有些细小的差别,一般人都不太注意,往往误入,当然这些吃这碗饭的人,眼光就不同了,除蒙混外人外,再说也不值当。趁着东哥每年回老家省亲之际,就让他把那些造像、香炉的带到三省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