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的符号时,仓颉回想起黄河水奔腾不息的场景。他先用几条弯曲的线条来表示水流的形态,但总觉得缺少了水流动的那种动态感。于是,他反复琢磨,不断尝试,最终在弯曲的线条上,添加了一些小点,用来表示飞溅的水花。这样一来,“水”
字就仿佛有了生命,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滔滔不绝的水流。
随着符号越来越多,仓颉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他想到了人们日常的交流,比如
“人在山上走”
这句话,怎样用符号来表示呢?
仓颉先画出了一个代表
“人”
的符号,那是一个简单的人形;然后在
“人”
的下方,画出了代表
“山”
的符号;最后,在
“人”
和
“山”
之间,用一条弯曲的线条连接起来,表示人在山上行走的路径。这样,一个简单的表意组合就形成了。
助手们围坐在一旁,看着仓颉专注地创造文字,心中充满了敬佩。他们也不时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仓颉一起探讨。
“仓颉大人,您看这个符号,能不能这样修改,让它看起来更简洁一些?”
一个助手指着代表
“鸟”
的符号说道。
仓颉接过兽皮,仔细看了看,然后说道:“你的想法不错,这样修改后,确实更加简洁明了。文字就是要让大家容易理解和记忆。”
说着,他按照助手的建议,对代表
“鸟”
的符号进行了修改,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线条,使其更突出鸟的主要特征。
就这样,在不断的尝试和改进中,仓颉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字符号。这些符号涵盖了自然界的万物、人类的生活以及各种抽象的概念。它们虽然还很原始,但已经具备了文字的基本功能,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