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非正道”、“奇淫巧技”而束之高阁,原来这些玩意并非闲暇消遣的玩意,竟能带来这样犹如天堑一般的改变吗?
\n
而在万历年间,张居正已拜见过振作起来,端坐屏风之后的李太后,也一如既往地向满脸尴尬心虚的朱翊钧行礼,李太后连忙命贴身太监为张居正赐过坐后,屡次欲言又止,也不知该如何为皇帝挽回这位恩师的心,最后只得垂泪哽咽道:“张先生……”
\n
张居正却只是轻轻打断她:“娘娘与陛下皆不必忧心,臣此心不变。”
\n
朱翊钧低下了头,不吭声。
\n
李太后却不由泪水涟涟,一半是庆幸,另一半更是惭愧。
\n
她今年只有三十四岁,万历皇帝登基时只有八岁,那时,她也仅有二十六岁。
\n
先帝还是裕王时,她只是裕王府里一个不起眼的小侍女,因生得还算貌美,被无子的陈王妃要到身边作为侍女,她被指派司奉陈王妃的花草,时常出入后庭前殿之间的小花园。
\n
那时,张居正在徐阶的举荐下担任裕王府的侍讲侍读,是裕王的众多先生之一,当然,他也是其中最俊俏年轻、最惊才艳艳的一个。
\n
那时,裕王府上下不知多少侍女偷偷躲在爬满藤蔓的月亮门外,悄悄瞧过这位“颀面秀美目,须长至腹”的张先生。
\n
李太后自然也听过张先生的大名,后来,她有幸被裕王宠幸,生下了裕王的第三子——也就是当今万历皇帝朱翊钧,她从卑微的小宫女晋升为了李侧妃,与张先生的交集也多了起来——朱翊钧长到了开蒙年岁,先帝便指派张先生为其授课启蒙。
\n
她时常为儿子送汤送水,曾隔窗听过张先生为儿子讲《千字文》,竹窗下,张居正声如凉风,手握书卷,不缓不急地为稚童拆字讲解,竹影和了春光淡淡地落在他眉目之上,叫李太后无端端便想起一个词:玉质金相。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