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在宋便已出现,因此身在大明时空的张居正已经大概明白了这石油对车的作用,但石油可以点灯照明、可以燃烧,却不可能推动车辆,后世对于石油的利用,一定另有乾坤。
\n
张居正已经想好了等会定要发言问问这石油,除了石油……后世的大大小小、形制多样的告示随处可见,与大明全然不同。如今大明百姓大多目不识丁,告示都集中在县衙门口或菜市口等人多聚众之处,还要专门安排嗓门大的官吏念给百姓们听,可后世挂这样多的告示,却没见有人觉着奇怪,更没有人守在告示旁解读。
\n
那么仅有一种可能:后世之人几乎人人都识字。
\n
可这……怎么可能呢?
\n
张居正为心中推测出来的念头而震撼不已。
\n
汉武帝朝,刘彻注意到的却是别的方面:铁在后世似乎是稀松平常之物。
\n
不说路上行驶的车辆,就连道路两旁都有铁制的栏杆、灯柱,沿路两边的房屋店铺均是或可卷曲又或可折叠的铁门,连路边老伯用来推农肥的独轮翻斗车,都是铁制!
\n
能够将铁制品普及到平民之家,这是多么可怕的产量?
\n
汉武朝的冶铁技术已经较为先进,尤其为了攻打匈奴,刘彻登基之后便早早布局盘算——有马有兵还不够,还得有先进充足的武器!他建造了许多体径巨大的高炉,但却因人力鼓风动力不足导致大高炉的产铁量还不如小高炉,于是他特意命人去南阳寻找先秦战国时便已因善于冶铁而声名鹊起的孔氏一族,任用了孔氏最杰出的大匠孔仅为大农丞,专管各地铁官。
\n
孔仅用孔氏一族发明的大鼓铸之法为刘彻冶铁,并将此等秘法推广至天下各郡,提高了不少产量,但大鼓铸仍需人力操作,产出的铁还是不够满足战争所需,刘彻早就命孔仅探究新的鼓风法,却不得其法,如今仙迹随处可见、显得无比廉价的铁,让刘彻眼前一亮。
\n
他沉思片刻,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