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n
可是他们却过得那么好。
\n
所以他们才无惧风浪、能上下一心,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那些会阻挠的势力。
\n
清朝,康熙震惊完了以后,也觉着后人说话的口吻有些奇怪,他眯起眼细细地思索,为何后人总谈起、称颂那些为庶民百姓献身的官吏?
\n
皇权似乎在后世变得过于淡泊、隐没了……身为帝王,还是关外入主中原的帝王,康熙太清楚那些文臣、文人们倡导这些言论背后的利益驱动了,他们为皇帝找了说法,便也是为自个找了能够享尽荣华富贵的说法。
\n
什么三纲五常、天人合一、去人欲存天理,都是汉人花了千年才塑造出来维护皇权、操控民意的玩意儿……这么好用的东西,康熙自然也喜欢,只是他又很清醒,前明被那群文臣毁了,他自然警惕这些人又卷土重来,因此处处限制汉臣,毕竟他们太聪明了,又太会粉饰肮脏。
\n
后世之人为何不在乎这些了? 他们不用受这些文臣唠叨天道人伦与君臣大义了么?
\n
康熙又想起那正大光明地覆了明黄琉璃瓦的宗祠,心中不由蒙上一丝淡淡的阴霾。
\n
雍正朝,缺钱缺得已经快神经质的雍正是在为那800亿而头晕目眩。800亿啊……大清国库一年税收才多少银子?先帝之前给他只留了几百万两白银!他抄家抄了好几年,这朝政都还没缓和过来,他们怎么能拿出来那么多银子?又是如何生出这般多银两的?林姑娘虽在谈如何富民,实际上,更富裕的难道不是国吗?
\n
不过那美元又是什么银子?
\n
听起来古怪。
\n
帝王们都被消除贫困弄得神情恍惚,而还有更多臣子却在震惊:后世是不是让女子入朝为官?听林菱的口吻,那些牺牲的人,分明都是奉了朝廷旨意遣派在各地的官员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