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身为神童的张居正,十六岁中举后,二十岁第一次考进士却落榜了,倒不是他也成了“伤仲永”而是他居然在备考期间——常年专注研习历朝治国之策,没怎么在格律严整的八股文上下功夫,于是名落孙山,不得不又等了三年。
\n
这回张居正吸取了自己三年前的教训,“昼作夜思,殚精毕力”终于肯花了点心思学八股,也终于是二战告捷,中了第二甲第九名。[注]
\n
二甲的名次其实也不大符合他神童的名声,但张居正对辞藻华丽、死板无聊的八股文实在毫无兴趣,在他少年求学的科举之路上,他也鲜少参与同窗相互吹捧诗文的文会,后来入朝为官那么多年下来,身为首辅的他写了无数治国经略、明君辅导手册,却没有一篇诗文流传于世。
\n
他为人务实坚守的风格可见一斑。
\n
因为他维护的从来不是一朝一君,而是整个天下,他毕生所学与坚守的抱负也从来不是为了维护万历这个皇帝而存在的。
\n
“真想知晓后世是如何统御那天下江山……”
\n
张居正微微一笑,在他心中本就不大坚定的“儒家本业”已随着仙迹展露的世界而渐渐偏移。
\n
但与他不同的则是其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文人士大夫,他能想到的,也有不少聪明人想到了,但那些能看到直播的文人士大夫内心极为不满,他们不明白、也无法理解——这些生在不同的封建社会又浸染着所谓儒学长大的男子,有的为女子不守妇道而义愤填膺,有的斥责后世礼乐崩坏。
\n
为何?为何后世要如此看重女子,不仅愿意供养女子读书,还允许女子外出讨生活,他们真的不在意男女之别?真的不在意女子的清白吗?他们不需要女子在家相夫教子吗?
\n
“如此无礼之世道,不看也罢!”
\n
明嘉靖年间,浙江余姚。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