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古今的仙迹,他也不再妄想出海寻觅仙山以求长生不老,那些方士再也无法欺骗他了。他心中决定,要将那些盘桓在咸阳白吃白喝的术士都赶走……免得留在此处也是祸害。
\n
至于扶苏,是应当更悉心地教导他了,帝王之术可不是简单的信奉哪家学说,要稳坐天下,他还有很长一条路走啊……
\n
还有那霸王道杂之以统御六国、士人的汉朝国策,嬴政由此得到了灵感,已有了对付那些六国遗民和士人的对策了。
\n
嬴政想要收拢六国人心,而士人又想要出仕为官,那么若是用官职笼络士人,由他们去六国推行秦法稳固人心呢?他心中渐渐有个朦胧的念头:若是让李斯来完善各郡县官职,制定一套由上到下、由咸阳遍及地方的官吏制度,再广开仕途,六国之民只要愿意学秦法,都能入仕为官……而六国原有之民俗与律法,他也欲命李斯极其他法家子弟出使关东,查清各国律令、关东民意,与之谈判,在当地行兼容并蓄之秦法,不再行断绝之举,允许他们治理关东时保有与秦地不同的律法、允许当地士人留任为关东官吏,但秦卒必得驻守关东各郡要冲,以备不时之需。
\n
虽不分封各诸侯国,却也让关东之地享有一些自治之权,如此缓和,想必能化解一些仇怨。
\n
此举已经是嬴政的底线了,他绝不愿再分封诸国,在他眼中那汉高祖刘邦的妥协也并非全是好处,郡国并行日后必将带给那汉朝一些后患,因此他宁愿耗费时间费尽心机、拉拢与压制并行,在其中寻求新的平衡支点。
\n
虽然无法断绝某些氏族亡秦之心,但只要百姓安定、士人笼络,那些亡了国是公卿也无法动摇大秦,之后再分而治之……但这显然不是一代君主能完成的功业,嬴政眼中露出些许无奈,六国归心之大业,扶苏乃至扶苏的子孙,都要争气才行,还要有更多的干吏!
\n
还有林老夫子从一开始便说秦之改革过于急躁……那又该如何徐徐图之呢?他忽然想起林菱分享的杂交稻原理科普视频,里面曾提到“试验田”,先在一地施行,若有成效,再慢慢推行到各郡……或许书同文与秦法也可以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