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他扭头去看听仙迹听得打瞌睡朱椿。
\n
短短胖胖的三岁小儿乖乖又努力地坐在小马扎,已经困得东倒西歪,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一点一点的。
\n
没等他问,林菱已经为众人解惑了。
\n
【诸葛亮刚去世不久,蜀汉各地郡县、各族百姓就纷纷上书给刘禅,要求为诸葛丞相立庙祭祀,而且还要求要在成都立庙,但刘禅想了半天后来没有同意。
\n
倒不是阿斗不爱他的相父,而是在当时的礼制来看,这属于“抢老刘家香火”了,刘汉身为皇室的宗庙在成都,怎么能搞两个宗庙?
\n
而是诸葛亮还是臣子。
\n
但是放任百姓私自巷祭野祀也不好,最后刘禅做了个折中的选择——他在汉中勉县、武侯墓附近立了个武侯祠。】
\n
诸葛亮松了一口气,还有些欣慰地点点头:不错,他不希望立庙,甚至死后,只愿不树不封,薄葬而已。想必阿斗还是听话的,做事也有道理,这孩子以后长大了啊!
\n
【等蜀汉灭亡以后,刘备的墓就算不上皇家宗庙了,那把武侯祠迁到成都也不会僭越了。
\n
于是两晋的时候,占据蜀中的割据势力李雄就把武侯祠迁到成都,所以唐朝杜甫才会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注2]。
\n
插一句……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读这句诗,我都容易看成“锦官城外帕金森”,也是没谁了。】
\n
诸葛亮顿时有点不祥的预感:怎么又冒出来一个两晋?蜀汉覆灭,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曹贼,也不是孙吴吗?
\n
【到明初,朱元璋的儿子朱椿被封为蜀王,他来成都就封的时候发现,武侯祠香火特别旺盛,每天都是乌泱泱来上香的人,而刘备的昭烈庙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