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农桑,也是怀抱着壮大蜀汉的自私念头,却叫夷人念了他千余年。
\n
真是……惭愧啊!
\n
【在佤族的民族传说中,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不留蜀兵,也不运走南中的粮食,反而将中原先进的牛耕技术带给佤族人,教他们种植水稻、建造房屋、教会他们很多织布的技术、给他们带来茶种,结束了他们刀耕火种、狩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状态,因此佤族人将诸葛亮称为“阿公阿祖”,敬奉他为神。
\n
从此他们都自称自己是“阿公子孙”,是孔明的后裔。
\n
佤族的传说里,还记载着诸葛亮离开前,与佤族人立下盟约,请他们世代镇守边疆,永不复叛汉室。而诸葛亮也答应佤族人,佤族王位世袭,若有人侵扰佤族部落,蜀汉必出兵支援。
\n
佤族是非常守信、重信的民族,当地有谚语叫:“一条盟誓比十座金山还重。”、“没有文字,我们记得住祖先走过的路;没有书本,我们说得出祖先说过的理。”
\n
因此他们世世代代都没有忘却对诸葛亮的承诺,从此以后长达一千七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原的朝代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个,但佤族却始终效忠中原王朝,却没有发生过一次叛乱。
\n
就这样,千年的时光倏忽而过,时间来到了18-90年的晚清,瑛国人发现了佤族居住的班洪地区居然富集丰富的银矿,他们为了侵占矿产,威逼利诱佤族头人,逼迫他们承认自己的属地属于缅店,是英属殖民地,但佤族头人宁死不肯承认,他们说:“我们是孔明的后裔,是中国的臣民。”他们在千年前答应过诸葛亮,永世不会复叛汉室,因此立下誓言,誓死抗英,写下了让人泪流不止的《佧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
\n
诸葛亮猝然站了起来,拳头紧紧攥起。
\n
当年为了镇压各地起义,匈奴割据了河北山西,结果被袁绍打得抱头鼠窜,曹贼灭了袁绍后,又打得匈奴跪下向曹贼以表忠心,甚至匈奴骑兵都被曹贼扣留。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