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重重困难,林澈没有退缩。他亲自指挥士兵和百姓们搬运石头和沙袋,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他还利用自己的智慧,改进了搬运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他的带领下,众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纷纷投身到抗洪救灾的工作中。
在这个过程中,林澈也遇到了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有一些当地的官员认为,林澈的方法太过冒险,而且耗时耗力,不如采用传统的堵口方式。他们在一旁冷嘲热讽,甚至暗中阻挠林澈的行动。
林澈没有理会这些人的质疑,他坚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他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自己的方案,用科学的道理说服众人。在他的坚持下,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相信他,继续跟随他一起抗洪。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沉船堵口和修筑围堰的工作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效。决口处的水流速度明显减缓,围堰也逐渐成型。看到希望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一场更大的危机降临了。上游突然传来消息,又有一股洪峰即将到来。这股洪峰来势汹汹,若是冲垮了刚刚建好的围堰,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林澈得知消息后,眉头紧锁。他知道,此时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增强围堰的防御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在围堰边来回踱步,苦苦思索。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
利用木桩和绳索加固围堰。
林澈立刻下令征集大量的木桩和绳索,组织工匠和士兵们在围堰上打下密密麻麻的木桩,然后用绳索将木桩紧紧相连。这样一来,围堰的强度大大增强,能够更好地抵御洪峰的冲击。
一切准备就绪后,众人紧张地等待着洪峰的到来。当洪峰如排山倒海般涌来时,围堰在洪水的冲击下剧烈摇晃,但始终没有被冲垮。林澈和众人站在围堰上,与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不断地加固围堰,用沙袋填补漏洞,与洪水进行着最后的较量。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