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
“还有,”老居像是断奶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妈妈一样,憋着嘴委屈的诉说着,“咱们医院搞的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多好啊!病种固定、诊疗规范、费用可控。
我寻思把这一套引进来。结果,刚提个头,医务科就给我列了一长串困难:病种多杂、医生习惯难改、医保那边政策差异大、甚至说‘首都的病人不一样,要求高,得个性化服务’,好像用了临床路径就是怠慢病人似的!
科主任层面,私底下找我聊的,一半人表面附和,意思‘居院长思路好’,但实际都说‘科里情况特殊’,‘患者群体复杂’,‘很难标准化’。剩下的那一半干脆装聋作哑,当没听见这回事儿。我现在感觉自己像个唱独角戏的!比我在实验室跑一天小鼠还累心。”
张凡点点头,他理解这种无力感。首都的体系庞大、惯性强,盘根错节,不是一个外来“技术大牛”凭着满腔热情或个人威望就能轻易撼动的。
“精力也跟不上。”老居揉了揉太阳穴,“除了这些破事,还有数不清的会议!上级主管部门的会、各种协作项目的启动会结题会、学会的邀请、院里各种名头的委员会…光是每周一次的班子例会、每两周一次的党委会、院务会,就占掉大把时间。
文件材料看得我眼晕。我想抽点时间去病房转转、看一下年轻医生,或者回实验室看看自己的课题进展,太难了!时间被撕得粉碎。我感觉自己现在就是个开会和签字的机器。”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透着一丝迷茫:“我在茶素也忙,但忙得有劲儿,知道忙的是什么,看得到成果。忙临床,病人好了;忙科研,数据出来了;忙教学,学生上道了。可在这儿……我都不知道我整天忙活啥。感觉自己像陷进了一滩烂泥里,力气没少费,就是挪不动地方,还越陷越深。”
张凡看着这位一向心高气傲、技术傍身走天下的老伙计,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