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用倒不至于太没用,只是官府里的人互相扯皮,仿佛被人指使了一样,效率奇低。
\n
邹清许作为一名懂科学的人,深切知道黄金救援时间的重要性,必须自己亲自下场。
\n
一路上,邹清许不怎么想搭理沈时钊,但如果他们一句话都不交流,又显得有些尴尬,可能像沈时钊这种老油条已经麻了,但把邹清许尴尬坏了,他不由自主地开始闲扯:“听说桐山后边住着不少人,今天天气不错,登山的人应该不少。”
\n
按理来说,西山环境不好,其实不适合人居住。
\n
沈时钊走在前面:“西山有银矿,有银矿的地方自然少不了人。”
\n
沈时钊说完,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微妙,但沈时钊毫不掩饰,邹清许也不再避讳,“人们总以为有银矿的地方是风水宝地,但那里的百姓总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n
国家放开银矿开采后,便用银课充实内库,补贴国用,但是在盛产银矿的地方,常常因为监察官层层横征暴敛,导致银课指标不断上扬,受苦的自然是广大旷工。
\n
严重的赔钱又赔命。不赚钱让人白嫖苦力也就算了,还总有人把命都丢了,不声不响。
\n
自古以来,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永远是最能吃苦但也是最受苦的一群人。
\n
沈时钊听闻,忽然停了一下,但只有一瞬,他不再言语,继续赶路。
\n
两个人一直往前走,终于到了桐山脚下。
\n
远看,桐山巍峨,在崇山峻岭之间孤峰突起,像一把剑锋插进地表的剑。
\n
第17章 公孙越(二)
\n
到达山脚之后,两人准备登山。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