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饥肠辘辘的鹤云飞和曲木戈武,怎么也没想到古人对待俘虏竟会如此“宽厚”。看到食物的那一刻,他们顾不上许多,伸手便抓起食物,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仿佛饿了许久的野兽。
实际上,他们并不知晓,龙山人向来没有囚禁奴隶的传统习俗。在他们的观念里,所有抓来的人,都会先关押一段时间,随后便会接纳他们融入自己的族群。因为在那个物资匮乏、生存艰难的原始社会,人口无疑是最为珍贵、难得的资源。如今龙山人将他们关起来,仅仅是担心他们趁机逃脱。
曲木戈武眼前突然一亮,他认出了这个小男孩正是之前骑在大龙背上的孩子。要是能与他顺利沟通,那可就太好了!可问题是,他们语言不通,交流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他猛然想起队长鹤云飞刚才吟唱的《诗经·关雎》,那优美的古诗词似乎曾深深打动过龙山人。于是,他连忙向鹤云飞求助,索要更多的诗句。
鹤云飞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用那充满古韵的腔调吟唱起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曲木戈武虽不太明白唱词的含义,却也赶忙像鹦鹉学舌一般,对着龙山姐弟重复着这些唱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尽管曲木戈武的嗓子因为干渴和疲惫而略显沙哑,无法将歌曲演绎得完美动听,但眯鲁和阿乌姐弟俩却仿佛听到了世间最悦耳的天籁之音,听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了这美妙的旋律之中。
唱着唱着,曲木戈武突然忘词了,而鹤云飞却依旧专注于吃东西,丝毫没有帮忙的意思。他一着急,索性唱起了家乡彝族人的《梅葛》:“山坡杂树多,盘根有交错,不宜种庄稼,必须把它伐。兔子争先砍,怎么也砍不掉;豺狼接着去砍,还是砍不倒;老虎也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