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
林一洲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思索,紧接着说道:“听起来,量子同存这种穿越方式似乎更为高端,那么相对而言,它的危险性会不会小一点呢?”他微微皱起眉头,试图在脑海中构建起量子同存与危险程度之间的关联。
苏春阳轻轻摇了摇头,语气沉稳地回应:“其实本质上,这两种穿越方式都需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甚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还要看运气。这就如同中国古人所讲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全神贯注于实验本身的每一个细节,还要密切留意冰川上自然气候条件的微妙变化,比如气温的骤变、风暴的突然来袭;时刻关注地质能量的波动,像地震的潜在风险、地热能的异常释放;深入研究矿藏能源的动态,包括矿产资源的分布变化、能源的生成与转化;同时,对外太空小行星的运行状况也不能有丝毫懈怠,它们的轨道偏移、与地球的接近程度等,都可能对我们的实验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试图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复杂的局势。
丁伯年听到苏春阳提及冰川情况,立刻接过话茬:“最近,我又和云飞他们对喜马拉雅冰川的地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冰川的持续退却,这一地区的地质结构出现了超强的地幔羽热源。这种热源的产生,已经致使该地区出现了轻微的地幔上涌现象。”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忧虑,仿佛看到了潜在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苏春阳听后,神色凝重,不无担心地说道:“这也正是我所忧心的。倘若这一地区的地质物理现象发生了新的变化,那么极有可能引发意外状况。这不仅会对我们的实验造成干扰,甚至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危险。”他微微眯起眼睛,仿佛在努力思索应对之策。
随后,他进一步解释道:“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让鹤云飞协助在冰川上投放智能遥感探测器和时空镜像仪的原因。这些先进的设备能够帮助我们实时监测地质变化、捕捉时空的微妙波动,为我们的实验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