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蒋百里问道:“疏才兄与美国关系不错,威尔逊总统也是个好人,又反对秘密立约,真不能再争取?”
李谕摊手道:“不仅秘密立约这一条,日本人还有另外的王牌。威尔逊看重国际联盟,日本人抓住他的软肋,于是说,和会如果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日本就退出国际联盟。威尔逊总统只能转变立场。”
梁启超越想越气:“今天不写书了,我要给国内先发一封长文电报!”
第六百四十二章 达达
梁启超的电文发回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各地的报纸上都被登了出来。
国内的舆论一直主张坚持立场,不能签订有损国权的条约,一个战胜国要是还丧权辱国,那真没道理了。
北洋政府见巴黎那边都把密约拿出来了,也没办法,于是公布出了中日之间有关山东问题的条约、协定、换文等。
社会各界大为哗然,很快就明确点出了曹汝霖、章宗祥等人的责任问题。
他们弄得确实失败,民国出了不少优秀外交官,北洋政府最上心的又正是中日关系,却在这上面屡屡出大问题,不得不让人无语。
从袁世凯时代,北洋政府就明白,一定要处理好与日本的关系。日本变成了一个强邻,又是那种有野心的邻居,不便发生直接冲突。
所以北洋政府对日的外交策略一直是注重人事方面,如果有点误会,人事方面配合得当,说不定可以大事化小。担任外交次长一职的,几乎都有留日背景;外交部的几个主要参事,也必然有一个留过日。
他们的职责就是随时揣摩研究日本的外交脉搏,防患于未然。
思路应该说还不错,但这项工作一直做得异常不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