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相探讨,”李谕说,“气象学我没什么研究,最多在数学方面帮帮忙。”
竺可桢说:“气象学的计算极为繁复,我还在加强数学中。”
计算就是李谕的拿手戏了:“这部分我比较在行,有空的时候我尽可能帮一下。”
李谕能留着竺可桢在大同大学教七八年书,说不定还能搞出点不错的科研成果。
——
另外,李谕准备利用自己刚在美国那边申请下来的荧光灯专利,在国内开个照明工厂。
于是在报纸上登出广告,招聘相关技术人员。
很快他就招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李谕纯粹是姜太公钓鱼,就算不放鱼钩,该来的人也自然会来……
当天下午,李谕打量着眼前的一个年轻人:“你就是胡西园?”
“是的,”胡西园说,“我刚从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毕业,有心做中国人自己的灯泡,正好看到院士先生贴出的告示,立马前来投奔。”
“非常好,”李谕说,“我们也需要你。”
胡西园号称“中国电光源之父”,制造了中国第一个电灯泡。
他从包中拿出自己的一些成绩单还有研究图纸:“我看了大部分英文版的爱迪生专利文件,以及威斯汀豪斯先生带来的西屋电气的一些材料,完全掌握了相关原理和工艺。”
李谕把威斯汀豪斯挖过来果然有好处,这家伙气不过西屋电气抛弃他,带出来不少技术资料。
而李谕手里的荧光灯专利更牛。当然了,普通的灯泡也要生产,毕竟简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