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盘剥国内工商业。一般国货的落地税率虽然仅仅3%,看似不高,但每过一关就要抽2%的厘金,货物自出厂到运销各地,所过何止十关,再加上其他各种莫名其妙的捐税,各种税负总值往往已占到货品价值的一半。虞会长,你在长江上有商船,应该熟悉。”
虞洽卿也到场,鞠躬献花后,走过来说:“诸位不必如此悲观嘛!就我在上海总商会统计到的数据,工商界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欧战期间,李谕先生多处布局,我们同样大力发展,整体实力估计至少在战前两三倍以上。”
北洋政府只能得到还债后的余款,也就是所谓的“关余”与“盐余”。
这个增长率已经差不多是30%(历史上20%),绝对称得上奇迹。
这种税卡林立、市场四分五裂的局面最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如果是进口过来的洋货,则只需要缴纳7.5%关税,有时候连这个税率都达不到。”
“如此设置对国货伤害很大,税负重重的国货根本无力与洋货抗衡。”
“例如百姓寻常购买的食糖,本土生产的销售价格竟然要在日本食糖之上。就算百姓抵制日货,有拳拳爱国之心,但北洋政府这般消磨百姓热情,早晚还是要被日货侵占。”
一旁的刘鸿生说:“本人熟悉煤炭生意,给英商开滦煤矿做过多年买办,熟悉价格。开滦煤矿每吨煤成本1.5元,税捐只有0.2675元,占成本的17.8%左右。”
“而本应颇具竞争实力的山西保晋煤矿,每吨煤成本为2.021元,税捐1.731元,占成本的85.7%。”
“之前各地工业发展迅猛,对这个价格可能没有那么敏感,而一旦经济发展稍微放缓,英商的煤炭优势将无限放大。”
面粉大王荣宗敬又说:“不止工商业,农业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