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靠发现衣原体这种新微生物形态,就足够让他拿一枚诺奖。
(衣原体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介于二者之间。)
“请教谈不上,毕竟我不懂医学。”李谕说。
汤飞凡说:“我看过您指示秉志与吴君所写的关于发现噬菌体的论文,让我如同醍醐灌顶!”
李谕笑道:“我哪有什么帮助,是他们自己努力。”
汤飞凡说:“秉志先生在讲课时不止一次说过,首功应该记在您身上。”
“听起来,你已经准备研究微生物学?”李谕问。
汤飞凡说:“没错!虽然我获得的是医学博士,但我已然决定,不能只做个医生。”
湘雅的教师数量相比协和少了一大截,但老师同样全是医学博士。而且湘雅的要求也很严格,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第一批毕业生只有10人,均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其中包括汤飞凡。而且湘雅的医学博士美国人也是认的。
李谕问:“此话怎讲?”
汤飞凡说:“当一个医生,一辈子能治好多少病人?如果发明一种预防方法,可以使亿万人不得病!”
“说得好极了,”李谕赞许道,“我不懂医学,但大体知道,微生物学肯定是未来医学的大方向。”
汤飞凡说:“我准备毕业后继续去美国研究微生物。日本的北里柴三郎因为在血清方面的研究被称为“东方的科赫”,而我要做东方的巴斯德。”
“我认为你肯定会成功,”李谕说,“其实我早就投资建好了实验室,只不过现在科研人员太少,希望你能早早学成归国。”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