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帮的只有这么少而已。”
李谕直接说:“先生尽管扩充规模,我认为至少还能增加两倍面积,多出来的费用我承担。”
吕碧城也赞同道:“包括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
熊希龄说:“疏才兄弟,我知道你们夫妇宅心仁厚,我实话实说吧,想增加两倍面积不难,算下来可能只需四五十万银圆,但你要拿出来的,可不止四五十万,你懂我的意思?”
吕碧城问:“不就是腐败嘛,熊院长但说无妨,需要多少?”
熊希龄叹了口气:“最少也要一百多万。”
吕碧城咋舌道:“腐败也不能这么腐败吧?直接吞掉一半?”
李谕对民国时期的政坛早有心理准备,熊希龄说的甚至好于自己的心理预期,他还以为会说两百万。
熊希龄说:“这里位置不错,但上头有好几个部门管辖。我从三年前就开始收纳孤儿,准备慈幼院的事情,直到今年项目才落地,能建成你们眼前的这个院落,已经非常不容易。”
吕碧城说:“京津不是有很多大善人吗?”
熊希龄反问道:“夫人,有几个大善人知道民间疾苦?何不食肉糜的多了去。”
吕碧城顿时有些失望,李谕拍了拍她,对熊希龄说:“无妨,只要是有钱落在实处就行。”
一旁的副院长施今墨赞道:“院士先生果然心有大义。”
李谕笑了笑:“最少结果能让我心里舒服点。至于过程,就不去操那个心了。”
熊希龄也算政坛里的人物,说道:“院士先生不从政,原来是看透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