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基石?”
“没错,”李谕说,“不过实验验证不是容易事,德国的斯特恩只是找到了一个方向,但实验的精度不够,实验的速率统计也很困难,需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更加精巧的设计,可能要花费数年时间。”
“我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密立根教授的几个实验都是一做好几年。”葛正权说。
李谕笑道:“你这么想再好不过。”
历史上,葛正权在1934年测定了铋蒸汽的速率分布,验明了麦克斯韦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然后再过20年,1955年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密勒和库什又以更高的分辨率、更强的分子射束和螺旋槽速度选择器,测量了钾和铊蒸气分子的速率分布。
当然了,要是眼巴巴等着实验物理学家出手,物理学不可能发展这么快。在此之前,许多理论物理学家已经默认了概率论在物理中的使用。
吴有训突然又说:“我有个奇怪的问题,想请教院士先生。”
这些未来的科学大佬思维大多十分发散,问点稀奇古怪的问题李谕一点都不奇怪。
“什么问题?”李谕随口回道。
吴有训说:“假如人类文明突然遇到某种大灾难,所有的文明、所有的知识全都丢了,只能给后续文明留下一句话,怎么才能用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信息?”
估计他是知道此前赵忠尧问了小黑洞的问题后,也来了个“思维实验”。
葛正权笑道:“你竟然研究起哲学了,问出这么有哲学深度的问题。”
吴有训说:“可能人只要是知道了一点、又不够多时,就爱杞人忧天。”
李谕反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