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需要说明一下,这个时候物理学家仅仅发现了两种力:引力和电磁力。
引力可以用广义相对论来描述。
电磁力在经典物理中可以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在量子领域可以用量子理论来描述。
所以简单点说,爱因斯坦就是想统一引力与电磁力。
不过作为穿越者,李谕知道爱因斯坦的方向错了。
后世的科学家也一直在搞大统一理论,毕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确实有很多难以调和的问题,尤其头疼的是二者都对。
但想要搞大统一,引力肯定是最后一个被纳入的。
在李谕穿越前,科学家已经统一了电磁力和强力、弱力。期间过程非常复杂,而且理论极为艰深,甚至已经不太好科普。
真要简单点说,起码得等杨振宁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问世,才能借之慢慢实现弱力统一;然后量子色动力学出现,再统一强力。
所以以前很多人比较疑惑,为什么明明杨振宁可以与狄拉克相提并论,却感觉名气连霍金都比不过,就是因为杨振宁搞的东西太复杂,纯物理学专业才会接触到,几乎没法科普,只能浅浅说一下重要性。
多说一句,狄拉克大神开创并不断完善的那个标准粒子模型,是不包括引力的……
总之,你能够想象爱因斯坦选了多么困难的一条路了吧———基本是一堵“叹息之墙”在面前。
但爱因斯坦不可能知道这些,依旧兴致勃勃地说:“我几个月前同普朗克教授聊起,希望他能参与到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和牛顿力学统一到一个逻辑体系中的研究中来。”
“普朗克教授怎么说?”李谕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