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想必不虚,若是能透露大唐的一二信息,对我们也有好处。”
\n
李世民深以为然:“观音婢所言正是。”
\n
长孙皇后盈盈地笑了:“那妾便为二哥研墨,莫让那位楚姑娘等急了。”
\n
说罢,眼中的促狭几乎隐藏不住,李世民忍不住扶额:“观音婢就别取笑朕了,后世女子,当真口无遮拦。”
\n
一会儿小宝贝,一会儿小可爱的,你知道听课的人都是你的祖宗吗?
\n
曹营。
\n
曹操修书至许都,命荀彧共曹丕软禁司马懿及府中诸人,自己仍留荆州部署水师训练事宜。由于火烧连营的剧透,孙刘联军此时的关系略显为妙,刘备势弱,但并非软柿子,孙权有长江防线,目前倒也不惧,二人最大的敌人仍是曹操,但此时他们心中却是有一个共识:
\n
不管他们三方怎么斗都可以,司马家一定不能上位。三家归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一个都不能发生!
\n
蝴蝶的翅膀已然煽动,有些事情,正在慢慢变化。
\n
几日后,大唐。
\n
开元年间,长安,京城某院落,衣裳华贵的宫人将谕诏交到一个白衣人的手上:“李官人,诏书您已经知晓了,咱家先道声恭喜,万岁爷不日在宫中接见于您,李官人可勿要误了时辰。”
\n
白衣人微微欠身,自有一派落拓风度:“白知晓,多谢公公。”
\n
宫人浩浩荡荡地离去,李白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展开谕诏细细查看。多年辗转,他终是又回到了长安,这次是陛下亲自下诏,命他入宫。
\n
李白对当今圣上观感不错,纵然初入长安时昏暗的官场给他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他相信,高位的天子必然能明断是非,而他也会协助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