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北宋。
\n
苏轼道:“唐人知交,有李杜、元白、刘柳,而李杜元白记梦之作,更见情谊深厚。”
\n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元白记梦之作,或许有效法于杜诗也未可知。”苏辙回答道。
\n
苏轼一笑:“诗可效法,情却不可效法。”
\n
元白的友谊,也是文坛的一段佳话。
\n
【诗人总是天真的,理想主义的心灵让李白无暇顾及现实的规则,但我们仍然要感谢这样的“悖论”,因为前代可能容得下一个纵横家,但容不下一个天才的诗人,是大唐的繁盛,大唐的蓬勃,才孕育出那样一个李白,昂扬的时代需要歌手,李白就是那样一个歌手。】
\n
水镜的画面突然一转,出现几个大字——李白《将进酒》
\n
众人麻了,不是,他怎么还有代表作啊?!
\n
铿然的乐声传来,只见画面上出现一个房间,一个短发的中年男人坐在桌子上,怀抱一把未曾见过的乐器,信手弹拨着,在他的右侧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顺着乐声空掌打着节拍。
\n
这是……后世人给李白的诗谱了曲子?
\n
众人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得老高,而内行如李龟年等人却是盯着画面里的乐器眼睛放光,这乐声活泼明快,和他们听过的殊为不同,曲子也丰满动听,听来竟是别有一番风味。
\n
一声弦转,男人仰首,引吭高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n
曹植猛然瞪大眼睛:“这是劝酒诗???”
\n
谁家的劝酒诗从黄河开始写啊!众人一片哗然,知道李白会写,不知道他这么会写啊!《梦游天姥吟留别》不算,《蜀道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