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里的朱元璋乐了:“这时不时抖机灵的风格咱喜欢,猎杀时刻,以后秋天在咱这儿就叫这个名儿了!”
\n
以朱标为首的一众皇子颇有些一言难尽,前面讲了一堆,合着父皇您就听到了个“杀”是吧。
\n
未央宫。
\n
刘彻对楚棠这种时而正经又时而跳脱的讲解话术已经见怪不怪了,粗陋是粗陋了点,但挺好懂的,也……挺好笑的。
\n
《月令》他刚好读过,他开始举一反三:“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帝王自该顺应天时。卫青,再过些时日就要入秋了吧?”
\n
卫青:?
\n
尚在长夏,这个“过些时日”好像还要过挺久的。
\n
刘彻略显放松地半靠在椅子上,轻轻掀了掀眼皮,颇有些睥睨天下的意味,淡淡开口:“天凉了,匈奴也该破产了。”
\n
未央宫一众:……
\n
难道打匈奴是什么很容易的事吗?!秋天出兵匈奴有多大的风险您不知道吗?
\n
陛下,您能不能学点好的。
\n
【因为秋本身的季节特性,古人对秋也形成了特殊地感性认知。“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于是我们读到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读到了“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读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秋总比颂秋多。】
\n
汴京。
\n
李煜读着水镜上自己的《相见欢》,表情落寞,这方院子锁的不仅是秋,还是他。
\n
文坛巨擘欧阳修很有学术修养的开启诗词赏析模式:“诗忌犯字,而‘秋风’之章一连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