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时珍不无敬佩道:“昔者神农氏尝百草,以己驱而渡世人。百代之后,仍有医者承先圣之遗志,杏林千载,亮节高风,实在令人可敬可叹。”
\n
【从这一点里,我们可以看出屠呦呦女士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之后,屠呦呦她们需要完成青蒿素从分子到药物的转变。在这一期间,她们有两个重大发现。
\n
一是青蒿素之存在蒿叶之中,二是四川地区生长的黄花蒿抗疟效果。这些发现一得益于实验小组夜以继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得益于遍布全国的大协作。所以从这一节里我们又可以出他们不怕困难的攻坚精神。】
\n
——四川。
\n
老祖宗们要素察觉,李白苏轼等人更是不会想到,家乡的一株小草竟能有千年之余威!
\n
汉朝。
\n
刘彻看向司马相如:“朕没记错的话,你的家乡便是在蜀地吧。”
\n
四川就是现在的巴蜀,刘彻还记得。
\n
司马相如拱手:“是。臣惭愧,对乡土草木竟不明就里。”
\n
刘彻大度地摆摆手:“你又不是医师。先将现有的信息整理一二吧!”
\n
他神色一正,开始整合信息:“疟疾的病因是血液里,呃……有虫子。”
\n
猪猪陛下的表情有一瞬间不自然。
\n
“青蒿可以杀死这种虫子。”卫青适时接过话。
\n
司马相如举手:“最有效的青蒿是生在巴蜀的黄花蒿。”
\n
“高温煎服会破坏青蒿的药性,所以必须用低温,嗯……绞取汁!”随侍的太医语气难掩兴奋。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