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几张古画新画’,最后只余一个梅博士。数量依次递减,活人替代了古董,不恰恰正说明没有古董了么?长此以往,吾国何有?吾家何剩啊!”
\n
北宋。
\n
苏洵仿佛一下子被戳中痛处,只见他口唇轻颤,下意识地重复着什么。一旁的苏辙担心父亲气郁伤身,强压下心头的惊怒想要询问,却在听清老父言语的那一刻僵在原地——
\n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n
某一个平行时空里,宰相寇准深吸一口气,转身再度踏入銮殿一揖而下,语气铿锵有力:“陛下,辽军的和议,不能答应!”
\n
【所以,这里对“送去主义”的论述同样是犀利的。不过大家会发现,我们完成这一行表格其实只用到了文段的一部分,表现、结果、实质,内容相当清楚。但课文本身对“送去主义”的论述却非常长,那就说明有些语言其实是有些啰嗦的。大家看,哪些内容比较多余?】
\n
“多余?”
\n
刘禹锡的神情有些意外:“这楚姑娘真是大胆,鲁迅该是那新文学的宗师翘楚,她倒好,开口便说人家言语啰嗦。”
\n
柳宗元同样有几分惊异,依他来看,鲁迅这文章笔调犀利针砭时弊,文辞诙谐暗藏锋芒,虽有时代之隔或难尽赏其妙,仍不失为一等一的好文章。让他点评指摘,他都一时有无从下手之感,不由得摆摆手:
\n
“说实话,我亦不知楚姑娘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n
另一边,韩愈将展示出来的文段完完整整地再读了一遍,越读越是感叹:“驳谬论而含讥讽,类推之而析深理,阐败局而明对错,句句力透纸背,分明更无一句废言啊!”
\n
不少文坛圣手被楚棠这一问惹得摸着不着头脑,倒是有些头脑机灵的年轻人挠了挠头发,试探着说道:“那个什么尼采,是不是还没讲?”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