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辛弃疾一听也觉有理,便笑:“如此说来,那林冲可称得上是谨慎之人。”
\n
这么说着,心理对他倒生出几分赞赏。
\n
水镜里的楚棠将这几段总结出急躁刚猛、得过且过两个词,基本与众人的讨论相差不大。
\n
【随着分析的深入,林冲的形象在我们心中也愈丰满起来。我们继续往下看。】
\n
接管草料场、风雪夜沽酒、火烧草料场等一系列后续情节依次放了出来,众人俱都看得投入,有忧虑林冲轻易接了草料场的差事并不生疑实在是毫无警惕之心的;也有看到林冲寻思唤泥水匠来修草厅,叹息此人实在是个安分守己的好性儿的;
\n
还有赞他盖火炭又拨石掩门,赞他处事谨慎小心的,甚至有人抓着花枪挑葫芦,大赞侠士好生潇洒之类。
\n
这一观点引来一众少年人的拥护,却也招来了不少人的反对,他们坚持认为林冲用花枪挑葫芦仅仅只是因为手冻僵了而已。
\n
少年们又偏说如此手冷但仍能以枪稳稳挑起葫芦踏风踏雪,正见得林冲身手矫健云云,一干人等争论得不可开交,场面热闹极了。
\n
而李杜欧苏并一干传奇话本文人则是对文中对风雪的描摹以及人情世态的叙述大家赞赏,纷纷感叹施耐庵行文练达,恨不能一睹全书等等。
\n
当然,更多人还是被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为屏住呼吸看后面波折的,待看到草料场火起,林冲拿起花枪就要去救火时更是整颗心都提了起来。
\n
“可别出什么事了啊!”
\n
然而很快他们就顾不得担心了——
\n
“陆谦!这把火是陆谦放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