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但不是她写的,是她口述之后旁人给她代笔的。
自传也会有对方的署名。
稿子最后在她这里过一遍才能出, 有时候她确实会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比如, 索契那阶段的故事, 她说她跟褚晓彤没有互相敌视,她很喜欢这位姐姐, 也觉得对方实力并未发挥出来,很开心看到褚晓彤出了3a,两人一起进了平昌名单。
但写出来就是加工后的“我一见到她就明白,我会战胜她,成为队内的第一,成为所有人的希望”。
丛澜:……
你要不要看看你在写什么东西?
褚晓彤那里也是,她平日自己写写日记还行,让她出书就没戏了。
写作没有门槛,意思是谁都能提笔写上两句。
但写得好,是有极高门槛的。
一个童话故事从不同的人口里说出去,带来的氛围感都会截然不同,遑论数万字的写作呢?
她那边也有出版社邀请来的笔者,替她操刀。
但对方无法理解褚晓彤所说的,我知道丛澜会得第一,我每次与她一起比赛的时候,我也是要争第一的。
对方把褚晓彤对丛澜的依赖,理解为她是终于放下了包袱,不再竞争,而是快乐滑冰。
褚晓彤:……你当我牌子都是白给的?
和和美美的队内关系不被人理解,总有人猜测丛澜抢了褚晓彤的位置,觉得每个人都有竞争,于是就暗地里下黑手,损坏对手冰鞋等等。
褚晓彤收到的剧本大纲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