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下重申:“我们刚刚讨论怎么阐释华灯初上这个主题,一部分的人建议还是按照之前一样采用晚会形式,不过这次放在规模小的演播厅弄实时转播;另一部分的人觉得可以把活动做得精简些,可以结合放孔明灯的形式,让校内的大家都有实在的参与感。”她说到这里的时候看向周弥音,后者连忙点了头。
宋婵这才抬头看了坐在桌对面的部员们,每个人神情各异,多数听到后一种想法的时候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自己的不认可甚至鄙夷。
“先不说这个形式太过于单一,后期的清扫整理又由谁来负责呢?近百盏孔明灯放出去,要花多少时间回收回来?”
“对的,我也不支持这个方案。”另外一个部员接过话来:“这次合作方搞环保理念,我们这么一弄,倒是本末倒置违背初衷了。”
卓筱柔皱着眉听了一圈想法,状似神色犹豫地沉思起来。
宋婵在这场讨论中不好插话,她翻着手里的画册,感觉到空气中有些尴尬僵硬的氛围,最终还是抬头问:“我看好像都听到的是反对的想法,不如听听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或者支持者怎么想?”
卓筱柔点点头。
周弥音找到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后,很快逻辑严谨地就方案的可行性条理清晰地分析起来:“首先,提出这个方案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量的,围绕成本两个字。”
“一是经费成本,转播班组时薪、舞美搭建等各种开销在前一种我们部门比较常采用的方案中是比占相当一部分数值的。而上周的财务上报表显示,文艺部这学期在前几次活动承办中已经消耗不少部门经费,加上这次与合作方拉到的赞助款到期末的时候很可能达不到收支平衡的要求,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赤字情况。”周弥音从怀里文件中抽出一张a4纸轻轻放在桌上:“这是我做的第一种方案支出预估,参考的是去年与之同等规模的“青衣纸鸢”的戏曲活动,请大家过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