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结不成。”
祝语妺一副无比心痛的样子,接着她微微抬起下巴,目光扫过柳知节,带着几分质问。
“前朝多少忠臣良将,只因奸佞当道,宦官专权,蒙蔽圣听,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难道柳大人忘了前车之鉴?”
柳知节被祝语妺这番话噎得一愣。
他没想到,祝家这位郡主如此牙尖嘴利。
祝语妺见柳知节不说话,继续说道:“如今皇上年幼,朝政之事,自然需要太后娘娘多加照拂。”
她顿了顿,语气缓和了几分。
“太后娘娘垂帘听政,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柳大人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她这番话,既反驳了柳知节的质疑,又点明了太后垂帘听政的“正当性”。
可谓是绵里藏针,软硬兼施。
柳知节冷哼一声,拂袖道:“郡主好一张利嘴!可别忘了,外戚干政,自古以来便是祸乱之源!”
祝语妺毫不示弱,反唇相讥:“柳大人此言差矣!外戚干政固然有风险,但宦官专权,祸害更甚!”
她眼神一凛,语气愈发凌厉:“远的不说,就说前朝,多少忠臣义士,被那些阉人陷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柳大人饱读诗书,难道不知‘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