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于是朱慈烺继续说道:
“为了鼓励商人以及文武百官和乡绅们购买大明国债,所以儿臣想着,但凡购买五千两银子以上的国债,都由父皇亲笔签名。”
“这样就等于说是大明皇帝亲自为大明国债担保,这样说不定他们会更加踊跃地购买。”
崇祯听到这话,想也没想便答应了下来。
“好,朕答应你了。”
在崇祯看来,反正自己现在也没事可做,每天在宫中也是闲得无聊,签个名字要是能换五千两银子的话,他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随后,朱慈烺与崇祯又商议了一下其中的细节,比如国债的发行规模、利率设定、偿还方式等等。
待一切商议妥当之后,朱慈烺便起身告辞了。
接下来,就等宝钞提举司那边把大明国债设计好并且印制完成,大明国债就可以顺利发行了。
离开皇宫之后,朱慈烺并未径直返回东宫,而是打算前去火器研究院看看。
毕竟在这京城之中,真正让他时刻牵挂的,唯有那火器研究院。
火器研究院于他而言,可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机构,这里的一切研发与突破,都直接决定着大明在未来的发展走向,是兴是衰,皆系于此。
此时,火器研究院的一处房屋内,毕懋康正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之中,他身旁的其他研究人员也都各自忙碌着,手中的活计一刻也不曾停歇。
整个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