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求学往事,又思及有道先生坐馆时必定盛况空前,她愈加心生向往,恨不能也“回去”亲眼目睹一番,焦灼迫切,几如百爪挠心。
玖儿对本族中的事务更为熟知:“狐仙子弟读书用功,其辛苦不足为外人道。赵师傅早年投在郭门下,也是不足为奇的。对了,石屯有位宋老先生,曾给村人们说过一件怪事。”
“什么事?难不成他老人家也收过狐仙徒弟?”少姝自是知道宋先生大名,前不久尹毓川才请他医过伤,这位先生学问渊博,在石屯村开着私塾,虽不是专门行医者,但医理很深,据说能断人生死。
“并非如此,宋先生同人说过,他夜半途经一座古墓时,闻得墓中传来鞭打叱骂之声,如‘你们不好好读书,不能明事理辨是非,日后什么坏事做不出?’‘等到触犯天律,后悔就来不及了!’他好生奇怪,这黑灯瞎火的荒郊野地里,是谁在训话?原来是狐族教子,于是称叹我们的用功向学之心,还以此来驱策弟子们呢!”玖儿说到这里,扑哧乐了,“走夜路的人,经过荒岭坟茔都会战战兢兢地发怵,那个时分,野狐家中修炼的小狐们已然学得神疲力乏,有的会悄无声息地偷溜出来,藏在暗处,开玩笑似地捉弄人。”
(狐仙教子:取材于《阅微草堂笔记》卷七。)
少姝自然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我听邻里们也常说哩,夜间行路间或被顽皮的小狐‘迷’了,说有的人曾真切看到,月光下自己长长的影子,会陡然左扭右摆舞动起来,诡异又实足的孩子气;有的人喝醉返家,却会横躺睡到路中央,直到日上三杆;还有的人则是走着走着,然后稀里糊涂地掉转了头,等醒过神来,才发觉又往回走了老远!彻头彻底地给人家练了手。”
“宋先生运气好,想要使坏的小狐们正被大人们管教,分不出神来捣蛋了,”赵成嘴角微扬,听他云淡风轻的口气,幼时想必也常犯类似的“淘气”,“不过其中的缘故,人们大抵也是心知肚明了,凡被‘迷’过的人,真格兴师动众,生气发作的人从来未见过,权在茶余饭后填作笑料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