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对自身始终抱有奢望的无法满足所引发的么?
石生心中忽又一闪念,如今在士人们的圈子里,早有人背后对其指指点点,年纪老大,却从无成亲之想,断续有闻他爱慕男风的传言,这类事情,越到穷街陋巷,越能听到刻薄的风言风语,但说到底,是人家的隐私,不好当面关心问询的。
(有关钟会爱慕男风的问题:正史上找不到任何关于钟会娶妻的记载,儿子们也是从哥哥钟毓那里过继来的。邵悌还曾对司马昭评论说钟会“单身无重任”,言下之意是他没有家室,要真谋反了也没什么可顾及的。那个年代,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想法可谓相当罕见,从邵悌的话来看,他可能也确实因为这件事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过。当然,就钟会地位而言,他不想娶妻也没人会硬逼着他,或者他只是“独身主义者”罢了,但是对于同性而言,尤其是外貌风流倜傥又有过人才华的同性,他确实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如慕嵇康,狎夏侯玄,与姜维情好欢甚等等,尤其是算计了一生,最后却在姜维这里给人忽悠得五迷三道,所以才会引发后人猜想吧?)
尤其是,钟会先时并未与夏侯玄相知,却当嘉平六年夏侯玄坏事时,传出了他因便狎之的丑闻,结果还碰了一鼻子灰,为人诟病至今。
(夏侯玄:字泰初,三国时曹魏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表弟,曹魏宗室大臣。夏侯玄少有才名,仪表出众。时人称他为“玉树”、“玉山”,将他比作太庙之中的礼器,说他就像怀里抱着日月一样,“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光彩夺目。他还擅长书法,著有《乐毅论》。作为一个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官二代,又是皇室宗亲,夏侯玄步入仕途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他十岁就做了散骑黄门侍郎,成为魏文帝曹丕的近臣,十六岁父亲夏侯尚去世,承袭爵位成为昌陵乡侯。在整个曹丕时代,夏侯玄的官场之路都颇为顺遂,到了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二月,在曹芳的授意下,时任太常的夏侯玄与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密谋,意欲诛杀司马师。不幸事泄,曹芳被废为齐王,夏侯玄则与李丰、张缉一起,被司马师夷灭三族。而文中所提“钟会狎夏侯玄”的事发生在李丰谋泄之后,《世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