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你说的这是用兵之前的事。理想状态下,操训士卒,讲习战阵,强弓劲弩,甲固刀锋,选练天下精兵,得不世劲旅,以此而征,十全必克,此古今为将者所同望也。
然事常有不谐,韩信破魏,麾下精兵多诣荥阳以距楚,自将余者数万伐赵,故生‘驱市人而战’之言;陈豨劫略赵、代,高祖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唯邯郸有兵,遂有‘竖子能为将乎’之问。
正因战备甲兵,不能每如人意,故需将领逞才。用兵之前,整军饬武,必固本笃行,不能取巧。然用兵之中,需极尽取巧之能事!有巧要抢巧,巧不可失;无巧要生巧,巧在人为。
川壑险阻,可张弓矢;高坡临下,宜纵飞骑;此占地利之巧。雾霭迷蒙,可隐军马;乘风凛冽,宜纵火攻;此占天时之巧。敌骄我怯,可设诈降;卒怒将疑,宜激内变;此占人心之巧。兵法十分,五分皆取巧之道!
今敌设伏于虎头路口,已占尽巧利,滩头不能急登兵,陆路又与汶阳郡区隔相背;除非早早抢在敌伏之前,派兵登岸,先驻高地。虽孤军无援,但也可一战。敌见我军有备,也许会退,也许多聚兵卒围攻。并且声言是你犯界在先。胜负先不论,此乃汉界之外,荆州司马护送使团的州兵都只能送到界山为止,你身为汶阳太守,没有上命便妄自兴兵越界,擅启边衅,到时蛮祸之发,归于你一身,你如何交待?”
封一陵在一旁听得暗暗心惊,柳惔神色几变,目光微垂,几番权衡之后,抬眼看向王扬:
“我不明白,你既知有伏兵,为什么不上告刺史府?即便你不愿告知巴东王,也可以知会永宁太守,从永宁郡调兵走陆路到虎头,最是便宜......好吧,或许你有你的理由,我答应过不问,可以。但兹事体大,又涉百余人生死,已非一郡所能周全,既然你我现在都没有善策,那便必须寻求外助!”
王扬听音辨色,知柳惔意坚,便颓然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