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萧宝月的后手都免不了要染上“因男女私怨而蓄意报复泄愤”的色彩,这本来是给萧宝月准备的帽子,现在一个弄不好,有可能给自己也扣上同款。
其实即便不念及此,王扬也不会被这句话触动心境。一般城府浅的人最受不激,尤其在涉及他人观感和自尊上,很容易被引发强烈的情绪波动。这其实是自我价值感尚未稳固造成的。
有些人的自我价值感是外源性的。他们的自尊需要通过外界的认可和尊重來确认与滋养。故而一旦遭到外界的否定,就如同动摇了根本,会立刻触发防御和反击,当这种反应激烈且失控的时候,便是俗称的“破防”了。
而另一些人的自我价值感是内源性的。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清晰稳定的认知,不太依赖于外界的即时反馈和评价。所以在受到外界攻击,尤其是不正确的攻击时,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深潭,有时表面会泛起涟漪,但深处纹丝不动。有时甚至连涟漪都不会有。王扬便是这样的人。
比如刚穿越的时候那个壮汉发表各种言论,王扬都不置一词。这不光是由于王扬当时在思考更紧迫的问题,无暇纠正壮汉种种偏浅言论。同样也是因为没必要。
壮汉如果是王扬的学生,王扬会出于责任解释几句。如果是王扬的朋友,又真的想求知,王扬会出于亲近,为其分说。但如果是路人,不好意思,随便你怎么认知了。
之前王扬参加一个饭局,局上某理学博士以百度百科的水平大谈人文学,又谈到国际学术,言之凿凿地说欧美古典文学乃人类文学之公器,各国都研究推崇,不像我国古典文学只是一家闭门之学,欧美学者“看都不会看”云云。席间坐者都目王扬,理学博士也直接底气十足地问王扬:“我说的对吧?”
若换做其他人,必大怒而争,各种摆事实、甩论据,势要当场打脸,王扬却只是点头笑笑,不做争执。此君只当王扬膺服,又把话题转到其他上。结果有好事者直接翻出王扬去普林斯顿参会研讨中唐思想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