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祖国和东南亚、东北亚等地的名川大山,了解大部分地理情况。
\n
可是当他看到傅友德的这本书时,他顿时推翻了自己的部分想法。
\n
例如河西之地,这块被后世称为甘肃的地方,朱高煦在后世一路自驾,不说一路绿意盎然,但至少也多能见到成材树木。
\n
只是在傅友德的书中,这个时代的河西还拥有许多大小湖泊,而且祁连山的积雪更厚,夏天能释放的河水更多。
\n
不过虽然水源充沛,但由于当地百姓的滥砍滥伐,因此眼下的河西绿化情况还不如后世的毛乌素沙地。
\n
并且由于汉人已经止步河西五百余年,因此当地仅有被大明招抚、安抚在河西的几十万色目人和归化的番人、蒙古人。
\n
这些归化人中,连熟悉汉语的人才都无比缺乏。
\n
哪怕到了现在,这群归化人大多也只会写波斯字,读可兰经,汉家风韵荡然无存,叛乱不止。
\n
即便这么多年以来,朱元璋不断迁移人口前往河西也无济于事。
\n
迁移一万人过去,逃亡六千人回来,直至今日,汉人连当地人口的一半都占据不到,因为甘肃还吸纳了不断南逃的蒙古人。
\n
这样的民族环境,加上青海地区不断袭击边塞的西番人,河西走廊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n
正因如此,朱元璋才准备册封肃王朱楧镇守西北。
\n
在傅友德的书中,他记录了他与冯胜的谈话。
\n
冯胜认为,想要利用河西来进攻北边的北虏,必须要让当地百姓数量增加到百万才有可能实现,而攻打西域则是需要更多人口作为支撑。
\n
眼下的人口数量,河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