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能开出每年五十贯的超高俸禄。
\n
要知道帖木儿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两种获取方式,一个是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另一個是来自其核心地区的绿洲产出。
\n
由于海上贸易越来越发达,所以由帖木儿国掌握的陆路贸易路线历年来都在不断衰落,收益也在不断下降。
\n
加上世界气温太低,河中与波斯地区的产出并不算高,所以正常的税收制度无法承载一个庞大帝国。
\n
兀鲁伯清楚知道这些,所以高价引进大明的人才,对河中、突厥斯坦等自己的封地进行改造。
\n
二十余年时间里,在兀鲁伯的努力下,河中和突厥斯坦的土地上修建了许多大型的灌溉工程。
\n
这些灌溉工程沟渠完整,大片农田得以开垦生产,是以当地田土地膏腴,人民繁庶。
\n
不仅如此,他还在当地修建了许多汉学的官学,以此来效仿大明进入工业。
\n
尽管他并不知道抽水机和蒸汽火车的运作原理是什么,但他很支持下面的人研究。
\n
只要能弄出抽水机和蒸汽火车,帖木儿国的国力将会更上一层楼。
\n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二十余年时间过去,他治下的土地也不过是相较其他地方富庶罢了。
\n
如果要和大明比,那恐怕连大明的漠北燕然都司都比不过。
\n
朱高煦询问兀鲁伯,就是想看看这位历史上积极推动宗教,并且成为天文家、数学家的帖木儿国苏丹会如何回答自己。
\n
面对朱高煦的凝视,兀鲁伯直接了当的跪下五拜三叩,每一次磕头都沉闷有力。
\n
三次磕头过后,他的额头红了一片,而他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