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的人。
\n
二十几年未兴大案,光是等待官职的进士便多达一千三百余人,在家的举人更是多达二万四千余人。
\n
至于吏员,那就更不缺乏了,时至如今,大明有三十四所中学,每年毕业学子二十余万。
\n
这其中仅有不足千分之一能进入太学,剩余千分之九兴许能通过科举得到个进士席位,进入翰林等待授官,亦或者成为举人。
\n
除此之外的百分之九十九,基本都成为了工人或边疆的军吏、军士、吏员。
\n
但凡朝廷放出些吏考的风声,这群学子足够填补吏员的空缺。
\n
正因如此,只要不涉及骨干,这大案想要兴办下去还是容易的。
\n
王回、陆愈等人开始调动翰林院待职的进士前往地方任官职,同时宣布今岁十月进行全国吏考,暂时招募五千人。
\n
如此消息传出后,地方上的学子们立马就开始备考了起来。
\n
为了不让官吏班子出现动荡,王回他们只宣布了五千人的名额,但是具体招募多少,实际上由王回他们说的算。
\n
日子一点点过去,于谦的动静越闹越大。
\n
从一开始的南京到整个南直隶,再到浙江、江西、福建、山东……
\n
随着一个个地方被京察,此次所查出的贪官污吏数量令人咋舌。
\n
大案持续了整整一年有余的时间,这还是因为有铁路和蒸汽轮船,交通方便的情况下。
\n
如果放在洪武、永乐年间,那恐怕没有个三五年都无法结案。
\n
宣德十二年二月初四,于谦率三万余五司官员回京复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