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宣布后,经过《大明报》等二千三百余家报纸宣传,很快就引起了巨大反响。
\n
原本因为钱粮不足,无法继续保持高投入的朝廷,因为此次抄获的钱粮而继续推行新政。
\n
随着钱粮调拨,原本疲软的各行各业开始焕发第二春。
\n
造船、冶金、铁路、火车、自行车、橡胶、纺织、棉花、茶叶、陶器等等轻、重工业开始吸纳大量人口,创造大量就业。
\n
与此同时,军队扩招十二万青年士兵,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征兵入伍。
\n
大明的教育毫无疑问是这个世界顶尖的存在,然而与每年高达五百多万的小学、中学毕业生相比,大明的基础工作岗位根本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毕业人口。
\n
唯一能释放他们的,只有广袤的南洋和南洲、北洲等地区。
\n
方向选对了,那只需要抓住细节,就可以极大缓解当下存在的矛盾,宣德新政便是如此。
\n
在路引制度进一步放宽后,为了讨生活的百姓掀起了闯南洋、闯南洲、闯东洲、北洲等等一系列的行为。
\n
从宣德十二年到宣德十八年时间里,据统计发放迁徙费用七百六十万余贯,这代表最少有三十八万户百姓选择迁徙海外,最少一百五十万口人。
\n
不过短短六年时间,靠着迁徙费用和百姓的自发性,便迁徙了一百五十余万人前往海外。
\n
算上朱瞻壑编成的卫所,大明在不到八年时间,向西陲和海外迁徙了二百余万人,国内耕地面积突破到了八亿六千余万亩,人口也日渐增加。
\n
由于这次新政由王回、江淮推动,故此二人名望也在此间达到巅峰。
\n
同时在此期间,许多洪熙年间的老臣也开始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