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山南爆发叛乱,若开、榜噶喇地区也出现了希望复国的声音。
\n
原本他们并入大明,为的就是享受大明的种种便利,然而随着《新商税法》的发布,他们所需要面对的环境立马发生了改变,这令一些权贵迫切希望回到之前的状态。不过他们想是一回事,朱厚照是否同意又是另一回事。
\n
随着中原地区的官吏不断被裁汰,大明在一边花费钱粮的情况下,一边对贪官污吏抄家来获得了大笔钱粮。
\n
正德七年,随着新政在两京、山东、辽东、渤海、大宁、山西、河南等地逐渐落实,国库也随之充裕起来。
\n
是岁大明人口经查为二亿八千三百余万,耕地数量为二十二亿七千六百余万,财政收入为一亿七千八百余万,支出为一亿五千三百余万,结余二千五百万。
\n
有了这笔钱粮,大明的新政推行更为顺利,而东洲的宋襄之乱也迎来了转机。
\n
正德七年四月初六,泰宁城被明军收复,襄王朱厚烬自焚而死。
\n
在襄王朱厚烬死后,明军只剩下了南国余孽,以及南边的宋王朱佑极。
\n
在戚继光的率领下,明军海陆并进,很快收复了沿海的大部分城镇,朱佑极所部宋军尽管还有七万余,但似乎距离覆灭已经不远。
\n
如果事情能就此结束,那大明朝似乎很快就可以将心力放在新政推行上,将税制彻底改革成功。
\n
然而新政毕竟触及太多人利益,朱佑极也是因为看到了这点,才会选择叛乱。
\n
正德七年五月初六,南洲湘王朱佑榇、宣慰使张铨响应宋王朱佑极“奉天靖难”,发动叛乱,自称清君侧。
\n
作为昔年罪犯流放最多的一块地方,南洲对朝廷的许多政策并不感冒,可唯独新政他们强烈抵制。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