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地大物博的大明,西洲诸国就没有那么好的环境了。
\n
随着农牧业遭受气温降低的打击,加上没有美洲为其解决问题,西洲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争夺资源的战争中。
\n
场战争是西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
\n
随着大明朝和西洲的不断接触,西部沿海诸国和东部国家都能在与大明的交流中获得新的科学思维和理念,而位于中部的神圣罗马帝国则是陷入了僵局。
\n
随着时间推移,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一场瓜分神圣罗马帝国和内陆国家的大规模西洲战争爆发。
\n
战争基本上是以瑞典、丹麦、波兰—立陶宛这些大明属国为一方。
\n
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
\n
奥斯曼为一方,而英国、法国、葡萄牙三国保持中立。
\n
战争在嘉靖四十九年(1610)爆发,由于忌惮大明,神圣罗马帝国对北边以防守为主,而对奥斯曼则是互相攻伐。
\n
对于西洲的事情,大明并不在意,因为大明有着自己的内部问题需要解决。
\n
自张居正病逝,沈一贯上位后,沈一贯大量重用与自己同籍的浙江官员,而他们也被诟病为浙党。
\n
嘉靖四十九年,沈一贯以人口剧增为由,乞请增加科举进士席位。
\n
这一奏疏得到了海外诸多官员的赞同,他们建议分“南北中外”四卷,每卷进士席三百人,合计一千二百人,但被沈一贯否决。
\n
沈一贯认为,应该以人口来论数量,南卷应该四百位,北卷三百位,中卷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